2月28日,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对余华英履行死刑。当日,杨妞花在直播中得知音讯后,瞬间眼眶湿润了,她和姐姐共享了心里的激动和高兴:“刚知道的时分人都是蒙的,但脑海里想到了爸爸妈妈的坟。”
杨妞花啜泣着说:“我之前不知道,没想到这么快。要是知道我今日必定不卖东西,我要好好发一条视频。我不使用这个作业来直播带货。今日不只我一个人喝彩,我信任一切的受害者现在都现已落泪了。”
10月25日上午9时30分,“余华英涉嫌拐卖儿童案”在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(以下简称“贵阳中院”)重审一审宣判,法院再次确定余华英违法情节特别严峻,社会危害性极大,依法判定被告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,判处死刑。余华英当庭上诉。
再次听到余华英被判死刑,杨妞花仍然无法自抑地落泪。而这一回,她看到余华英无精打采、双手颤栗,整个进程没有昂首,“我能感觉到她十分惧怕。”
10月的贵阳,日头火热,晴空万里,杨妞花信任,她未来的人生路途,也将穿过厚重乌云,迎来开阔和亮堂。
杨妞花 潮新闻记者 戴利强 摄
从寻亲到“复仇”
审宣判的前一天,潮新闻记者见到了杨妞花——余华英拐卖儿童案的受害者,也是亲手将余华英送上法庭的人。现在34岁的她,老练自傲,雍容大方。
在很多人看来,杨妞花的人生可谓“传奇”:阅历被拐、寻亲成功、爸爸妈妈双亡后,她亲手将拐卖她的人估客送上了法庭。但她自己说:“我便是一个普通的、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村人。”
1995年,5岁的杨妞花被了解的街坊余华英以“买织毛衣的签子”诈骗出门,年幼的她并不知道,这次挥手背面,会是完全被改动的人生。
坐上轿车,转乘火车,杨妞花离家越来越远。到了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姚寨乡姚寨村后,余华英以2500元的价格将杨妞花卖给了王姓老太太,王老太太有一个聋哑儿子姓李,所以杨妞花成了“李素燕”。
那是1996年1月27日。尔后,李素燕上学、停学、打工、成婚、生儿育女。由于人母,实在体会到爸爸妈妈孩子间的纠缠,她心中的疑团也越来越闪现:1995年的冬季究竟产生了什么?自己是被卖掉,仍是被拐卖?而一向记在心底的姓名——杨妞花,她的家又在哪里?
杨妞花曾说,自己一向想找回早年的姓名。所以,在老公的支撑下,她踏上了寻觅“本相”的绵长路途。